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小「尋茶趣」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 |
|||||
活動名稱 |
茶山˙茶莊˙尋茶趣 |
設計者 |
曾素玉邱郁芬 |
||
教學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時間
|
半天行程4節 |
教學重點
|
|||||
教材分析 |
本活動透過實地踏查帶領學生了解舊莊茶山自然生態面貌,另一面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安排動手操作體驗之課程,激發學生創意,進而認識茶葉之多元用途。 |
||||
能力
指標
分析 |
2-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6-2-5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
||||
2-3-1 探索台灣社會制度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並了解其價值觀念的形成。 7-3-5 了解產業與經濟發展宜考量本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
|||||
綜合領域能力指標
2-3-4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3-3-5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文化,並分享在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的方式。 4-3-2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
|||||
教學 具體 目標 |
1.瞭解舊莊茶山的地理位置。 2.了解茶染及做茶步驟,並能自行完成茶染作品。 3.結合桂花步道健行體驗,認識家鄉自然環境與產業。 |
教學活動流程
|
||||
教學活動與步驟
|
教學
|
時間
|
教學
|
|
▓教學準備 ▓教學時間:
▓課程架構
▓教學過程
壹、引起動機 二、請學生說明茶葉的用途有哪些? 三、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曾到過舊莊茶山?對舊莊茶山的印象如何?
貳、發展活動 (二)、 茶染DIY與余家古厝
做法:
(1)先將漿過米漿20分鐘的胚布手部運動左搓右揉去漿.布晾 乾 (2)綁縫技巧:利用衛生筷、冰棒棍、彈珠、橡皮筋、硬幣 (3)巧做造型;運用.綁染與縫染技法。 (4)過水:輪流將作品先過水,再次去漿20分鐘,讓胚布更容 易吃色。 (5)萃取染液:將包種茶及紅茶茶葉分別放入不銹鋼鍋中,加入染布重量:清水1:40倍,然後開始升火萃取染液,煮的時間為水沸後30分鐘以上,煮好後以過濾染液與茶渣(預 先煮沸)。 (6)作品放入茶汁大染鍋中 ,繼續煮染20~30分。 (7)待乾,再以白醋調水浸泡20分鐘定色.風乾。 南港區農會(作品):http://www.nkfa.org.tw/index.cfm 2. 余家古厝:教師於等待作品放入染鍋中煮沸時,介紹余家古厝 特色及周遭環境。(參見附錄) (三)、 茶葉手工皂與桂花酒釀
1. 茶葉手工皂
(1)教師說明茶葉的多功能用途後再導入茶皂製作。 (2)茶葉手工皂DIY(做法參閱附錄,完成後,蓋上南港包種茶 專屬的「茶皂章」即大功告成-寶樹堂)。
2. 桂花酒釀
(1)教師介紹桂花何以成為南港區花之原因與其在花香茶中所 扮演的角色。 (2)桂花酒釀DIY(做法參閱附錄-寶樹堂)
二、動手做茶體驗篇
1. 包種茶DIY
(1)介紹南港包種茶的製作過程 南港包種茶每年有5次的採茶期(春茶、夏茶、六月白、秋茶、冬茶),近年來因人力不足,茶農一年當中僅產製品質較佳的春茶、秋茶和冬茶。茶葉採摘時間通常都在上午進行,剛採下來的茶葉稱為「茶菁」,以包種茶而言,每4.5至5斤的茶菁,才能製作出1斤的茶葉。 南港包種茶的製作程序如下: 1採茶:以人工採茶。 2日光凋萎:放在室外,溫度需低於38℃。 3室內凋萎:採用凋萎架。 靜置1.5小時 → 第一次攪拌、手翻 → 靜置2小時 → 第二次攪拌、搖菁機 → 靜置2小時 → 第三次攪拌、搖菁機 → 靜置2小時 → 第四次攪拌、搖菁機 →靜置2.5-3小時 4殺菁:使用殺菁鍋,溫度設定為250℃,時間5分鐘。 5揉捻:使用望月式揉捻機,時間4.5分鐘。 6乾燥:使用乾燥機,溫度設定80℃-100℃,時間需2小時。 7精製:手撿剔梗 8完成包種茶 (2)茶鄉做茶DIY(學生可做出一完成品或半完成品經後製後 寄回學校。待商榷) 2. 桂花步道健走行【同茶葉文創應用篇(一)】
參、綜合活動
教師依據實際課程擇一進行課後複習及綜合討論。
一、茶葉文創應用篇
(一)、 教師請學生回想今日走了哪些行程?做了哪些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一部分? (二)、 學生完成學習單
二、動手做茶體驗篇
(一)、教師請學生回想今日走了哪些行程?做了哪些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一部分? (二)、 學生完成學習單。 參考資料:
【本活動結束】 |
茶染器具
茶葉或茶籽、手工造器具 桂花酒釀器具
茶葉 |
5
30
90
90 (2)
(3) 90
(70) 30 (5) |
討論發表
觀察
實做與參觀
實做
專注聆聽
實做
討論與發表學生完成 |
|
~尋茶趣學習-做茶染學習單~
姓名: 座號: 班級: 日期:
指示:依據校外教學過程,以文字和畫圖,回答下列的問題。
1.什麼是「茶染」?(老師教了哪些茶染的要訣及注意事項)
2.走過「桂花步道」和做過茶染,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
註:若有不懂的地方,請把握機會與同學討論,或與老師討論也可。
學習單附件:手冊1225.docx
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小特色課程「採茶趣」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 |
|||
活動名稱 |
採茶趣 |
設 計 者 |
徐鵬谷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時間 |
共3節 |
教學重點 |
|
教材分析 |
本活動透過採茶時機、採茶用具的介紹,帶領學生來實地認識採茶的相關常識,與體驗採茶的辛苦,進而瞭解南港包種茶的特色,體悟茶得之不易及茶與生活的關係,使學生對萬物能產生敬天愛物的情懷。 |
能力 |
國語領域能力指標 |
自然領域能力指標 |
|
綜合領域能力指標 |
|
教學 |
1、能了解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採茶季節。 |
教學活動流程 |
|||
教學活動與步驟 |
教學 |
時間 |
教學 |
教學過程 貳、發展活動 2.說明採茶的三個時間。 3.說明採茶的方法與工具。 4.練習唱採茶歌 二、解說「採茶」注意事項、工具、方法、甘苦談。 三、說明學習單並請學生課後完成。(回家作業)
【本活動結束】 |
茶葉
ppt
學習單
|
5
30
5
80 |
發表
講述發表
|
~採茶趣學習單~
班級座號: 姓名:
1.在台北找茶中你看些什麼??
2.我們今天親手製作的茶是什麼茶呢?
3.請寫下製作茶葉的流程。
4.今天的製茶課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請畫出並簡單說明。
|
說明: |
學習單附件:學生成果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