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臺北趣學習】戶外教育成果資料成果報告表
校名 |
臺北市北投區明德國民小學 |
方案類別 |
□ 臺北市城市遊學 ■ 跨縣市校外教學 |
方案名稱 |
探索自然 勇敢挑戰 |
辦理時間 |
梯次 |
參加人數 |
地點 (請加註縣市名) |
||||
起 |
迄 |
教師 (含兼行政) |
職員 |
學生 |
家長 |
||
108.5.30 |
108.5.30 |
1 |
6 |
0 |
99 |
0 |
新北市三峽區有木國小 |
方案特色 |
一、 三峽蚋仔溪清涼水湍流,你我溯溪手拉手心凝聚。 二、 以愛與勇氣探索高空去,挑戰自我亦合作力量大。 三、 攀岩走壁磨練輕巧功夫,四點觸岩得踩穩再出發。 四、 馬藍染布藍靛素變變變,綁繩巧思獨創特色圖騰。 |
活動成效評量 |
1. 行前教育:在戶外教學前,請學生上網找出體驗活動地點,蒐集相關資料,並認識周邊環境。並引導學生思考戶外教學時,可能發生的問題,並告知同學當天的開車與活動路線;也提醒戶外教學應遵守的事項。
2. 課程進行方式規劃:考量山區夏季午後易雷雨,為不影響活動進行,故將課程安排於上午進行,另考量課程學習品質,特將學生依興趣志願分為三組,以分組教學增進學習品質。
3. 團隊合作自我挑戰:攀岩、高空探索及溯溪課程皆需按照教練的叮囑,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並能依照個人體能狀況,進行自我挑戰,透過克服困難的過程,鍛鍊身心。
4. 依照課程需求,安排合適數量教練指導:高空探索分三組挑戰不同高空設施,各有一位教練指導。溯溪課程因水流、天候、學生狀況變異因素較多,安排六位教練,於行進隊伍前中後指導學生及安全維護。攀岩課程分基礎動作練習及進階挑戰,故安排兩位教練指導。
5. 化體驗為文字創作:透過實際體驗,結合國語課程的記敘文練習,為課程學習寫下深刻的學習紀錄。 |
資源、經驗分享/執行建議:提供其他學校(含臺北市及外縣市)執行本方案的參考意見 |
1. 場域選擇:位在新北市三峽區青蛙山下的有木國小,是間極具特色的森林迷你小學,學生不到100人。近年來致力發展出多項特色遊學體驗課程,獲教育部評選為全國特色遊學學校。
2. 參訪地點推薦活動方案:有木國小操場上搭建了4座11公尺高的電線桿,小朋友們可體驗吊鋼索滑行的刺激感,另外還有攀岩場、木工房等設施,宛如大型遊樂場,既有趣又能培養肢體協調,另有生態濕地、稻田及絲瓜園,成群的蝴蝶經常翩翩飛舞在校園中,令人賞心悅目。學校提供溯溪、高空探索等活動,除了培訓學生的體能,課程中也會帶入永續觀念,讓學生親自大自然之餘,也能愛護環境。
3. 溯溪課程結合環境教育,學生透過體驗活動淨溪,在欣賞大自然之美之餘,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