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人數:188895
本日累積:132
緊急快訊:
  • 最新消息
  • 重要計畫
  • 戶外教育資源
  • 城市遊學教學包
  • 臺北趣學習場域
  • 歷屆成果
  • 育藝深遠場次預約
萬芳高中國中部 與海洋共舞
HOME > 歷屆成果 > > 萬芳高中國中部 與海洋共舞
回首頁

暫無圖片

方案特色 

  本課程為一套跨領域、素養導向、議題融入的主題式戶外教育創新教學,最終期許是能成為107課綱中,國中校本課程的候選成員。以下透過理論背景及在本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專有名詞定義,來更清楚地描述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內容。

(一)海洋教育
在本世紀初期的九年一貫課程中,即明訂海洋教育的具體目標,以「涵養海洋通識素養」為總目標,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三情境,兼顧「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海洋資源」五大主題軸。在國中階段包括:
1.熟練水域求生技能,並從事水域休閒運動。
2.瞭解海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以及主要海洋法規與海域主權。
3.比較臺灣與其他國家海洋文化的差異。
4.具備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及瞭解海洋科技發展。
5.認識常見的海洋資源與可再開發的再生資源。
6.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培養熱愛家鄉,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
上述所列的這些目標雖然說是當今九年一貫教育的教育主流,但就海洋教育而言,仍然符合未來十二年國教「海洋教育」重大議題的取向,而位於基隆市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展示廳,除了第一點的水域休閒運動之外,大致能提供這些具體目標的教育素材需求。因此,本課程便設定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活動基地,搭配本校教師社群自行研發的課程活動,讓學生能夠接受「海洋教育」議題融入的跨領域教學。

(二)跨領域教學
跨領域教學確實可以是一種學習的模式,例如:芬蘭小學的教學設計未來將以「主題」式的教學取代傳統的「科目」教學。其採用跨領域教學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學校能在學生實際邁入社會,或開始職涯生活前就能針對多元的環境變遷和複雜的真實世界問題有因應及體驗的學習。(國教院,2017)
本校教師社群所設計的「與海洋共舞」跨領域課程,有些國文、生物、物理等傳統科目的影子,但不受限於這些科目原有的課綱要求,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其周遭礁岩的戶外教育活動為課程設計的核心,而圍繞著這些核心所編輯設計的課程。一個課程設計的整合看似不易,但若能跳脫傳統教學的視野,以十二年國民教育素養導向的精神來審視這個課程,便可看出這個跨領域課程的整合性。

(三)戶外教育
教育部於2014年宣告「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明示「應讓學習走出課室,讓孩子夢想起飛」。此一宣言包含以下理念:「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探索是生命的本能;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喚起學習的渴望和喜悅,增進真情、善念、美感的多元學習價值,並營造萬物可為師、處處可學習的學習氛圍,創造全民為戶外學習服務的環境。」其願景與目標在於「讓學習走入真實的世界,可以延伸學校課程的認識與想像,發現學習的意義,體驗生命的感動。」並認為戶外教育能夠提供最佳的學習情境。
「與海洋共舞」利用學期中的上課日,帶領學生前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及周邊的礁岩潮間帶,這是此戶外教育課程的教學核心。所有教室內的教學課程都是為了準備、豐富這個活動而存在的,其中,包括參訪前的海洋保育觀念教育。

(四)校本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十二年國教,在國中階段新增了「彈性學習課程」,其中,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戶外教育……。各國中可在領域課程架構下,得依學校實際條件,彈性採取分科或領域教學,並透過適當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安排,強化領域課程統整與學生學習應用。
十二年國教目前要到108學年度才會正式上路,本「與海洋共舞」戶外教育課程也非學校既定的校本課程,在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前,可以嘗試各種可能性。本課程的定位也在「測試」,讓老師學習擬定課程,從老師經營課程和學生的回饋中,調教此一跨領域的戶外課程模組,希望未來能成為本校「彈性學習課程」的可能選項之一。

(五)素養導向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已確定以「核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發展的主軸。「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教育部課程審議會所頒布的核心素養分為九大項目: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此外,素養學習亦強調跨科目、跨領域的整合,可規劃跨科、跨領域的課程發展,並以專題、體驗、探究、實作、表現、活用為核心。
透過本「與海洋共舞」課程模組,我們目標在透過活動,提昇學生「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四大核心素養,並將以「核心素養」來檢定課程的效度。

(六)議題融入
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也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議題。所規範融入的十九項議題,包括四項重大議題與十五項相關議題兩類: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四項議題,為全球所關注,屬於國家當前重要的政策,且是培養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關鍵內涵的重大議題;而十五項相關議題則包括科技教育、安全教育、戶外教育……等在內。
本校教師社群所設計的課程模組,其整個課程內容朝向融入「戶外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等兩大重大議題、三項相關議題。
綜上所述,本「與海洋共舞」課程,可以圖1架構之,為一跨領域戶外教育,且為素養導向、議題融入的課程,目標在成為學校彈性學習課程選項之一,並提昇學生核心素養。


圖1:「與海洋共舞」課程理論架構

課程實施照片(請提供突顯方案特色或主軸之照片)

文字說明:講師帶領學生瞭解海洋議題
文字說明:學生於展區參觀後合作完成海報
文字說明:當一個襯職的海洋客
文字說明:講解展區所看到的海洋知識
文字說明:以大地為教室的上課方式
文字說明:以大地為教室的上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