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人數:188603
本日累積:170
緊急快訊:
  • 最新消息
  • 重要計畫
  • 戶外教育資源
  • 城市遊學教學包
  • 臺北趣學習場域
  • 歷屆成果
  • 育藝深遠場次預約
教師手冊-跟著胡適訪茶趣
HOME > 遊學教學包 > 教師手冊-跟著胡適訪茶趣
回首頁

 

 跟著胡適訪茶趣

 

~探尋南港包種茶故鄉~

壹、 參訪地點:

一、    桂花步道。

二、    余氏古厝。

三、    臺北找茶園。貼近

貳、 流程建議:

時間

     

活動內容

09:00~10:30

余家古厝(可染坊)

1.參觀余家古厝。

2.進行茶染體驗。

10:30~12:00

桂花步道

1. 走訪桂花步道、吊橋。

2. 遍覽南港茶山,探究自然生態。

3. 參觀在地茶園,貼近茶農生活。

12:00~13:10

臺北找茶園

午餐(可自備或在內用餐)

13:10~15:10

臺北找茶園

實際體驗製茶過程

15:10-15:40

臺北找茶園

參觀臺北找茶園

15:40~

搭車回校

 

 

 

活動前的貼心提醒:

1.  請小朋友出發時,記得帶喝的水、摘要學習重點的筆記本和筆,當然還有一顆愉快學習的心!

2.   過程中,一定要跟隨老師及班級集體行動並請穿著布鞋。

3.   因舊莊路二段道路較窄,只能通行20人座的小巴。

 

 

南港茶山知多少

 

 

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民小學

 

桂花步道地圖

 

 

桂花步道觀看重點:

 

1.桂花吊橋

 

2.南港茶山的景色

 

3.欣賞沿路的桂花

 

桂花吊橋步道-小橋流水桂花 蜿蜒山路漫行

 

注意事項

 

1.請同學出發時,記得帶喝的水、摘要學習重點的筆記本和筆,當然還有一顆愉快學習的心!

 

2.過程中,一定要跟隨老師及班級集體行動並請穿著布鞋。

 

3.南港茶山地處山區,氣候較不穩定,請記得攜帶雨具。

 

4.行走桂花步道,路經茶園時因屬私人土地,請勿隨意摘折。

桂花月中落.花香滿人間 

 

桂花的用途十分廣泛,百餘年來,南港的茶農大多種有桂花,昔日桂花是加工製作花香茶的窨母。當南港的茶農研發出自然清香的包種茶之後,桂花的需求量銳減,化身成為茶農的副產品,如桂花釀、桂花酒、桂花蜜茶、桂花湯圓、桂花蜜棗湯、桂花蜜餞等。桂花可當食材的佐料,如桂花茶雞桂花滷雞等。桂花手工香皂與桂花精油等相關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茶葉採收季節

 
台灣茶葉採收季節,一般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四季,產季的劃分,主要依據二十四節氣訂定。因此每個茶葉採收期採收的茶,舊時都由節氣名訂定。
 
不同採茶時節的茶,對於茶葉品質影響很大,價格也有很大影響,因此茶葉採收時間是每個農民都要注意的。
 

南港包種茶的由來

 
南港包種茶之始,據載是清光緒十一年( 1885 年)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二氏來臺,至臺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今南港大坑)一帶,見當地風土相當適於茶樹生長,乃引進茶樹栽植並精研包種茶產製技術,再傳授指導鄉人和同業,舉辦製茶與栽種的講習,使包種茶產製逐漸擴及到文山地區:今之石碇、坪林、深坑、新店、木柵、景美等地,為臺灣包種茶有規模產製之始。
 

 採茶時間

 

 ■ 茶葉品質的好壞,在採茶當天的天候和時間,都有很大的影響。陸羽茶經即記載說: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採之。因含水量的多少關係到茶葉的品質,而不同時段所採的茶菁分成(上午茶)、(中午茶)與(二五茶)。

 即採茶三時段:
 ■ 上午茶:上午7~11點,此時段的含水量較重,香味和滋味較不好。

 ■ 中午茶:11~13點,此時段日曬最強,含水量最少,茶葉帶陽光的暖氣,茶的品質最好

 ■ 二五茶:14~15點,此時段雖無中午茶的高品質,但茶的水量較少,品質次之。

 
 採茶方法 
沒有規定要一心二葉(一心“指的是剛長出的新芽”二葉“指的是新芽下的2片嫩葉,用”一心二葉“做出的茶葉是一定要用手工採收,特別”選別“出來的採茶的方式,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再將茶葉摘斷,部分地區還會採用(掛刀)方式採茶,也就是利用膠帶將刀片纏繞在食指上,再利用刀鋒把茶葉切斷。

採摘的過程中,為防止鮮葉變質,只應注意:採摘時要使芽葉完整,在手中不可緊捏,放置茶籃中不可緊壓,以免芽葉破碎、葉溫增高;採下的鮮葉要放置在陰涼處,並及時收青,運往茶廠每天至少中午、傍晚各收送一次;運青的容器應乾淨、透氣、無異味;運送鮮葉過程中,容堆放時不可重壓。  

 

 

採茶方式

 

(1)手採時,食指代採茶刀片,通常老採茶師傳一天可摘採40-50公斤

 

 

 

 採茶歌

 
「採茶歌」是採茶姑娘在採茶時哼唱的山歌。
 
■  歌詞:
天頂啊一下落雨啊喂 會打雷拱落咿
溪仔底那一下無水啊 魚啊只有亂亂撞
天空啊 落水哦 阿妹呀 戴著草帽來到溪水邊
溪水呀 清又清 魚兒在那水中游來游去
 
 

 包種茶製作過程 

 1.採茶菁2.日光萎凋 3.室內萎凋 4.炒菁5.揉捻6.乾燥7.焙火8.包種茶  

台北找茶園介紹() 

 
地理環境
 
 
 
台北找茶園介紹()

 

可以遍覽南港茶山景象

 

製茶步驟與器具介紹

   

資料出處
茶葉採收季節~引自長興茶行
茶葉採收時間~引自 雙奉茗茶部落格
採茶歌
圖片來源:南港文史工作者邱天祿先生提供
臺北市休閒農業主題網
台北找茶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