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人數:188895
本日累積:65
緊急快訊:
  • 最新消息
  • 重要計畫
  • 戶外教育資源
  • 城市遊學教學包
  • 臺北趣學習場域
  • 歷屆成果
  • 育藝深遠場次預約
學習手冊-華江國小龍山寺
HOME > 遊學教學包 > 學習手冊-華江國小龍山寺
回首頁

    小朋友,你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臺灣諺語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沒錯!『艋舺』是萬華的古地名,早在兩三百年前,艋舺就與臺南 府城、彰化 鹿港合稱為當時臺灣的三大城市,可見萬華地區歷史的悠久!而建於清 乾隆3年的艋舺 龍山寺,距今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因此,想要了解萬華地區的歷史,一定要到龍山寺來走一走喔!

    這本學習手冊中,包含了艋舺的地名由來、龍山寺建廟歷史、廟宇建築特色、供奉神明介紹等幾個主題,請你透過手冊的指引,一步一步來探索艋舺 龍山寺的奧妙、一點一滴來了解萬華的博大精深。

 

地圖篇
利用地圖,可以了解龍山寺的空間分配,透過地圖,好好探索龍山寺吧!

 龍山寺02.png

地名篇
聚落形成後,先民們通常會依照當地的特色來進行命名,有些會以當地的地形、氣候、動植物等自然環境特徵來命名;有些會以先人拓墾的事蹟等人文特徵來命名;甚至有些地名會隨著時間的演變而產生變化。因此,透過透索地名的演變,也可以了解我們居住這個地方的故事喔!

 ◎請讀一讀下面文章~

萬華舊名『艋舺』,意思是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
    在三百多年前,居住在萬華地區的先民,主要是以分佈在北部平埔族「凱達格蘭人」,他們以一種叫做「Manka」獨木舟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當時他們常以獨木舟載運所生產的蕃薯、茶葉等作物,在此與漢人交換日用品,因此這個地方常聚集了很多獨木舟,漢人就把這個地方稱之為「艋舺」。後來日治時期日人在臺實行地方制度後,則將「艋舺」改為「萬華」,取其「萬年均能繁華」的意思。

◎    看完上面的文章,你認為「艋舺」這個地名的命名原則是根據哪個特色而命名?
  □特有的動物      □地形    □先民開墾的故事
  □特有的植物      □氣候    □文言雅字的原因

◎    而後來「艋舺」改為「萬華」,則又是依照何種因素而改變的呢?
  □特有的動物      □地形    □先民開墾的故事
  □特有的植物      □氣候    □文言雅字的原因

位置篇
早期漢人渡海來臺時,臺灣很多地方尚未開發,常有傳染病發生,再加上與原住民常有衝突,環境十分險惡,因此常會帶著家鄉廟宇的香火,以求保佑。相傳早期來到艋舺地區的先民,將隨身佩戴的泉州 龍山寺香火袋掛在樹上,在黑夜裡發光顯靈,因此有人提議建廟,也就是現在的艋舺 龍山寺。
龍山寺04.png

◎小朋友,你知道艋舺 龍山寺是在臺北市的哪一個行政區域嗎?請找一找艋舺 龍山寺所在的行政區域並塗上顏色。
◎從地圖上的方位可以知道,萬華區是位於臺北市的____________方(請使用八方位回答)。
◎你知道可以有哪些大眾交通工具可以到達龍山寺嗎?請勾選。
  □公車。□火車。  □捷運。 □高鐵。 □其他:______________。
 

民間傳說篇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誤以為龍山寺就是日本總督衙門的地點,在民國34年(西元1945年)6月8日夜晚,飛機投下炸彈轟炸龍山寺的大殿。隔天,民眾看見四周樑柱斷裂,物品幾乎全被燒毀,但是觀世音菩薩依然完好的坐在蓮花臺上,只有臉部被煙熏黑而已。大家見了都非常驚奇,說是菩薩顯靈。
龍山寺03.png

更令人驚訝的是,當時空襲,附近大多數居民會躲到觀世音菩薩蓮臺座下避難,因為他們相信在菩薩的庇護下絕對安全,但是這一次竟然沒有任何人躲在這裡,傳說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居民夢到菩薩告知這裡有事,而倖免於難,居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的庇護而奔相走告,也更增加對觀世音菩薩之崇敬。

◎左邊的四張圖,你在廟宇裡發現了嗎?找到請打勾。
   圖1(    );  圖2(    );  圖3(    );  圖4(    )。

◎本座廟宇的名稱:(                );可從哪張圖發現?(       )

◎廟宇的建造時間:(                );可從哪張圖發現?(       )

◎廟宇供奉的神明:(                );可從哪張圖發現?(       )

◎關於上面介紹的傳說故事,你之前也有聽說過這個傳說嗎?如何知道的?
(                                                       )

◎你相信這個傳說是真的嗎?為什麼?
(                                                       )

◎你還有聽說過廟宇的其他傳說故事嗎?把它寫下來。


牌匾故事篇
清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發生,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萬華居民以龍山寺為集會地點,組織民兵到淡水港、獅球嶺等地協助官兵擊退法軍。光緒十二年,劉銘傳感激艋舺人的義行,也相信是觀世音菩薩的保佑,因此奏請皇帝,賜龍山寺「慈暉遠蔭」的匾額,表示其威信也獲得為官方所承認。
龍山寺05.png
◎龍山寺年代久遠,經過多次的進行重建,「慈暉遠蔭」匾額也在民國83年進行修補,仔細觀察上面兩張圖,猜一猜,哪一張可能是修補後的匾額呢?
    修補後的「慈暉遠蔭」是:(          )。
    我的理由是:(                                                 )。

    仔細找一找,這塊匾額在哪裡?(                                 )。
龍山寺06.png

◎龍山寺內還有其他有名的匾額,上圖是民國37年時由有名的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所題寫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仔細找一找,這塊匾額在哪裡?(                                 )。
    仔細看一看上面的字寫什麼?請你把它寫下來(                   )。

◎    欣賞一下,請在下面畫出寺廟中你最喜歡的匾額,再加上裝飾。

雕刻與名人篇
龍山寺建造以後,西昌街、桂林路、西園路、康定路附近,都十分熱鬧,當時有句諺語:「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指的是當時艋舺三位最有錢的人。其中張德寶行號在西元1920年龍山寺重修時,貢獻很大,因此到現在寺廟內依然可以找到「張德寶敬獻」的雕刻存在。
龍山寺07.png

◎往後殿走去,仔細找找上面這一幅雕刻作品,找到請畫一個笑臉(      )。

◎「張德寶敬獻」這幾個字刻在這幅作品的哪裡?請打勾,並在上方圖片的正確空格中寫出來。
  □上方    □下方    □左邊    □右邊 

◎觀察一下,這幅作品雕刻的內容是什麼?又有什麼意涵呢?
  □鹿─加官晉祿          □牡丹─榮華富貴
  □竹子─高風亮節        □蝙蝠、蝴蝶─天官賜福

特色建築篇
龍山寺的建築和裝飾,有不少全臺首創的作法,技巧豐富多變,如五門兩側的西式小山牆,三川殿前網目形的如意斗拱、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六角三重簷式的鐘鼓樓等,不僅造成其他廟宇紛紛仿效,也為臺灣的寺廟建築帶來重大的影響。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龍山寺富麗奇巧的建築特色吧!

◎你知道這些地方在哪裡嗎?找一找,找到的打勾。再讀一讀它的特色介紹。
第一階段、三川殿前

 

三川殿

銅鑄

龍柱

龍山寺08.png

 

全臺灣獨一無二,龍身朝下,姿態靈動活躍,栩栩如生。

 

 

三川殿

大門

兩側

抱鼓石

龍山寺09.png

以青斗石雕成的。鼓面下方外側分別刻有「旗、球」和「戟、慶」表達「祈求吉慶」。

 

 

三川殿

如意

斗拱

龍山寺10.png

兩兩相接形如一片織棉,綿密如網稱為網目。用來支撐屋頂,減低震動時的受力。

 

 

三川殿前

八卦

竹節窗

龍山寺11.png

以石刻出竹幹,竹幹數目做成奇數,象徵「陽」,間隔出偶數的空隙,代表「陰」,用以表示陰陽調和之意。

 

龍門

入口處

書卷

石階

龍山寺12.png

石階作成向外打開的書卷形,含有歡迎訪客到來的意思,造型引人入勝。

 


特色建築篇
龍山寺現在的格局是在西元1920年時,由當時著名的泉州寺廟匠師王益順所設計建造,廟宇內處處可見精美的雕刻裝飾,參觀一圈,彷彿是場華麗的藝術饗宴,這些作品,更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參觀廟宇時,請記得細細品味,並且好好維護,這樣,才有更多人能見到龍山寺的美喔!
 

第二階段、繼續挑戰

 

五門屋頂兩側

山牆

龍山寺13.png

造型玲瓏雅致的山牆,類似馬背,是西方建築影響下的產物,位於三川殿。

 

 

正殿

螺旋

藻井

龍山寺14.png

正殿內柱子非常高大,中央四根四點金柱尤其粗壯,有如金剛力士,四柱中間圍起一個巨大華麗的螺旋形藻井。

 

後殿

紅毛番吹法螺

龍山寺15.png

壁面刻有「西方人」的石雕,雕工頗為生動有趣。反映出中西方接觸初期,民間對外人的不滿心情。

 

 

天井

廟埕

鐘鼓樓

龍山寺16.png

六角三重簷式,屋頂突起如人的頭盔,屋坡呈反曲線,刻畫出立體起伏的天際線,使空間充滿動感。

 


◎小朋友,你認為廟裡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下列哪一個?說說看為什麼。
□鑄銅龍柱 □如意斗拱 □抱鼓石 □八卦竹節窗  □山牆  □紅毛番吹法螺
□卷書階 □四點金柱 □藻井   □鐘鼓樓      □其他: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明篇
龍山寺是當地居民的信仰
中心,終年香火鼎盛,信眾絡繹不絕。正殿供奉觀音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和十八羅漢;後殿祀奉天上聖母、太陽星君、太陰星君、水仙尊王、城隍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池頭夫人、文昌星君、文魁星君、紫陽夫子、文衡帝君、華陀、月下老人等眾神明。

◎小朋友,龍山寺每位神明都負責不同的工作與職責,請小朋友連連看下面的願望應該拜哪位神明!

龍山寺17.png

供品篇
到廟裡拜拜的時候,人們總會準備好多豐盛的供品,但在龍山寺,除了一般常見的鮮花素果外,還有一些獨特的供品喔!尤其是考季時,後殿文昌帝君的供品更是豐富多樣,這些供品其實是有它的涵義的喔!

◎小朋友,你知道信徒拜的供品代表什麼意思嗎?請依箭頭方向找找看,走到盡頭   ,就是正確答案喔!
龍山寺18.png

◎我知道了!
蔥是祈求(                 );蘋果是祈求(                 );
芹菜是祈求(                 );粽子是祈求(                 );
蘿蔔是祈求(                 )。
 

現代演變篇
擁有20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的艋舺 龍山寺,在民國87年便開始推動停燒金紙的活動,到了民國89年便正式封爐,成為臺北市第一個停燒紙錢的寺廟。
龍山寺到底是如何做到減碳,護地球?請小朋友仔細閱讀下面的文章─

    傳統上,在祭拜神明和祖先時,必須燃繞大量的金紙,才能形成「香火鼎盛」,依據臺灣民間信仰,深信金紙燒得愈多,家族愈興旺,也愈能應驗所求,但這樣的觀念也使得香火鼎盛的寺廟在燃繞大量的金紙時,產生粒狀污染物,隨風散布於空氣中、馬路上。
環保署空保處表示:金紙除了紙漿外,還有金箔、鉛等金屬成份,若是大捆束綁更容易燃燒不全,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懸浮微粒、落塵和臭味,再加上熱氣,不僅污染空氣,也有害人體呼吸系統的健康。
為了維護廟宇附近民眾的居家環境和健康,龍山寺採取循序漸近的方式與民眾溝通─首先,以發放宣傳單和宣傳品(例如:扇子、火柴盒)的方式,讓民眾一扇在手時就能看到,或準備點火燒金紙時有所提醒;第二步,就請義工及保全人員在廟口勸說,將不知情信眾的金紙統一收集,送到環保署指定的焚化爐燃燒。第三步,由廟方研擬一些替代方案,例如:舉辦大型法會,讓所有的信眾參加,由廟方代表燒化金紙;同時鼓勵信眾將購買金紙的獻金轉捐為香油錢,讓廟方去做更多的公益活動。經過持續的勸導,攜帶金紙的信眾日益減少,龍山寺正式封爐停燒金紙。

現代演變篇
傳統信仰中,除了點香、燒金紙的行為之外,每到新的一年,信眾會到廟裡『點光明燈』祈求來年的好運,以往使用蠟燭或油燈的方式,但容易形成大量燃煙,因此改使用紅色小燈泡替代的現代塔型光明燈,龍山寺也提供這樣的服務,最特別的是,到龍山寺點光明燈的信徒太多,甚至還得使用類似銀行「號碼牌」的叫號方式來進行,成為龍山寺一項特殊的現代景觀。

問與答
1.以前的人為什麼在祭拜神明或祖先時,要燒很多金紙?                                  
2.燒金紙會造成什麼樣的汙染?                                  
3.龍山寺透過哪些作法,才能在民國89年封爐停燒金紙成功?

偵探遊戲
1. 請你在地圖上找到原本金亭的位置,再到實際地點觀察一下,在龍山寺封爐停燒金紙後,現在這個位置有什麼改變?

筆記篇
小朋友,在探訪的過程中,你還看到了哪些精彩的部分,將它用文字、圖畫或照片等方式記錄下來,和其他人分享喔!